close
新營市的太子宮既是地名,也是廟名,太子宮在太子宮,神奇吧!清康熙2年(西元1663年),福建先民為避戰禍,攜眷並迎請「中壇元帥」神像及香爐、銅鑼等神器,渡海來台,於汊港(今鹽水鎮)登陸,定居於現今新營市西南太子宮現址。
為感念中壇元帥的庇佑,於康熙27年(西元1688年)建立土廟,雍正6年(西元1728年)再擴建廟堂,地名與廟名都稱之為「太子宮」。太子宮有舊廟、新廟各一座,舊廟為「土墼壁」,廟雖小,卻充滿歲月的痕跡,廟頂的剪黏依舊栩栩如生。
「太子宮」為台灣省所有中壇元帥太子廟的開基祖廟,歷史最悠久,分靈而出之太子爺金身不計其數,每年農曆九月九日太子爺聖誕千秋,各地宮廟陣頭返回謁祖朝拜。由於香客絡繹不絕,逐漸無法容納全省各地湧來的進香香客,於是於民國七十年開始動工建築新廟,歷時十年,於民國八十一年興建完成。
太子宮新廟廟頂有一尊巨型中壇元帥銅像,高卅一台尺,重約十二噸,身穿甲冑、腰掛混天綾、右手握火尖鎗、左手持乾坤圈,腳踏風火輪,居高臨下威風凜凜的俯視大地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